文革中的实干企业家——石振声(图)
发布时间:
2012-08-10
来源:
分类:
新华网
文革中的实干企业家
——我公司早期主要领导人石振声纪事( 文/王希来)
“横扫一切牛鬼蛇神”、 “造反有理 ”、“文攻武卫 针锋相对 ”……。四十年多前(1966~1976),那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被称为“文化大革命”。当今年轻一点儿的青年员工,可能对它已没什么印象。但从以上这几句“文革”口号,您一定也能品出点儿激烈的斗争味儿。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,“十年文革”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,那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。在这全国动乱的大背景下,我公司(当时的衡水县橡胶厂)依然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,取得了厂区建设,发展生产,研发新产品的显著成绩,宛若出污泥而不染的清荷,卓尔而不群!为以后几十年的发展开了好头。这首先得益于当时的带头人——厂党支部书记、革委会主任石振声。
1971年10月,我公司由衡水县轮胎翻修厂更名为衡水县橡胶厂。为发展轮胎生产和再生胶生产,在铁道北征地24亩开始筹建新厂区(即现在总部所在地)。此时,担任衡水县葛村公社书记的石振声同志,受上级党委委派,调到这里担任革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。
到了新的工作环境,石振声依然保持了抓实事、讲实在的秉性。在新厂址,他首先主持上马了32×6马车轮胎(内外胎)生产车间。他带领干部职工通过多种关系向上级争取调拨了一部分设备,还自己动手革新制造了一部分,在天津、唐山兄弟厂家的帮助下安装、调试成功,形成了年产马车轮胎(内外胎)3000套的生产能力。同时他还两次派出十几名员工到天津、唐山培训,实地学习从炼胶、挤出、裁断、成型,到内外胎硫化技术,回厂后这些职工都成了各工序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。1974年10月,根据省化工厅《关于小拖会战安排》,他为我厂争取到小拖轮胎定点生产厂,开始在32×6马车轮胎生产基础上进行改造。为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,河北省开展了小拖拉机生产会战,即全省企业大协作生产河北-12型小拖拉机。我厂争取到了小拖轮胎生产计划,被列为小托轮胎定点生产厂,生产河北-12型小拖轮胎内外胎。当时十分形象的说法是:小拖会战是“柴油机长腿”,我们的任务则是为“长了腿”的柴油机“穿鞋”(外胎)、“穿袜子”(内胎)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带领衡水县橡胶厂广大职工、技术人员发扬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创造精神,到外地几家大厂参观学习,购进或自制炼胶机、挤出机、成型机、硫化罐、内外胎硫化模具等设备,依靠自己的力量,自力更生生产出了合格产品,按时完成了衡水地区小拖会战任务,受到了地、县领导的表彰,也解决了衡水地区农业机械化的一项“燃眉之急”。
再生橡胶曾经多年是我厂的当家产品。1972年3月,石振声主持油法再生胶在新建的北厂投入生产。由于没有废轮胎粉碎设备,只能生产废胶鞋类再生胶。他们充分发挥能动性,自制砂磨机、搅拌机、开放式炼胶机、翻炼设备、滚筒等。虽然基本上是手工操作 ,生产效率比较低,但还是形成了年产500吨再生胶的生产能力。
“文革”结束后的1977年,下乡支农一年回来的石振声同志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。他继续主持工作,组织轮胎生产技改。使再生橡胶物理性能及结构性能全面达到了国家标准,受到省厅领导的好评。其后,省化工厅指示我厂重点发展再生胶和轮胎翻修两项产品,我厂不负众望,成为河北省再生胶骨干生产厂家,解决了全省橡胶行业再生胶的供应问题。
1977年衡水县工业局组织工业企业开展“自行车”会战,又指定我厂研制生产自行车内外轮胎。石振声他们购置二手自行车内外轮胎硫化机,自制内外胎模具,利用小拖轮胎生产的部分设备和原材料,试生产了28吋自行车内胎外胎各200多条。但由于自行车会战停止,自行车 轮胎生产没有继续进行。
1978年8月,为衡水县水利局生产橡胶止水带五十多米,用在釜阳河大闸上。这是衡水县橡胶厂有记载的第一次生产工程橡胶制品。
1979年10月,石振声在我厂第一次于轮胎车间推行经济责任制,取得了良好的效益。
1980年8月,石振声到县司法局任局长,从此调离了衡水县橡胶一厂。
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,石振声始终不改沉毅稳健的工作作风,他阅尽沧桑而信念坚定;他身先士卒,经常深入车间和工人们战斗在一起;他生活简朴,廉洁清正,两袖清风,至退休时家中仍四壁陡空;他处事低调,不事张扬,几次婉言拒绝本人为他撰写传记的请求。
历史会记住这位“衡橡股份”走出的文革中少见的实干企业家。
No. 9 East Road, North Industrial Base Park, Hengshui City
公司地址:衡水市北方工业基地园区东路9号
-
电话:0318-2250005 传真:0318-2993847
-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企业邮箱 | 钉钉办公平台
-
关注我们